法学考研论坛,法学十大期刊排名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法学考研论坛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学十大期刊排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法学十大期刊排名根据最新的排名分布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法学考研论坛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学十大期刊排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法学考研论坛,法学十大期刊排名

法学十大期刊排名

根据最新的排名分布,2020年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的正式成员将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论坛》《法学杂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等22家。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跨考法学,难度大吗

法律硕士是靠谱的专业,因为法律硕士的就业,总体上还不错,但是趋势肯定是越来越不如往年。本人看了法硕联盟论坛早期的就业汇总文章,比如2007年左右,名校的法律硕士有不少毕业生去了国家部委工作,各个省或直辖市的高院,高检也有人能进去。五大银行的总部或省行,之前也很好进,每年大量的法硕毕业生进入谋得职位。上次和一位毕业了两年的北京大学的学姐聊天,这个学姐之前是论坛的版主,她目前是去了老家的中石油工作了,学姐告诉我,在她前面几届,北京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几乎没有几个愿意到北京的远郊区一级法检工作(昌平、延庆、平谷、门头沟等区),但是最近这两年呢?就算北京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如果能有机会到北京的区法检,甚至郊区县的法检工作,大家还都认为是不错的。

说这些,不是要打击大家,而是论坛不能欺骗广大的战友,同时希望各位战友考取法律硕士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了,研究生期间你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对就业有个比较客观的了解,对各位战友有利!

为何法律硕士就业不如往年?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研究生整体就业情况都不如往年。不仅仅是法律硕士,其他的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也在下降。现在硕士招生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大学本科生一年招生7000人,硕士博士招生人数也在4000多。动不动一个大学的硕士就招几千人,全国这么多大学,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可想而知。人多了,竞争就多,所以情形不如往年。

其次:法律硕士招生越来越多,招生院校从8所,加到了201所!虽然这201所法律硕士院校几乎涵盖了中国最好的那些法学院校,但是这201所院校当中也有不少无论综合实力还是法学实力都非常一般的院校。名牌大学的法硕毕业生肯定相对好就业,但是那些非名牌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呢?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努力,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外力帮助,怎么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竞争呢?

再次:公务员和法检系统,在2009年前后进行了一次大的队伍扩充,关于这个观点,我是从一个在法院工作的师兄告诉我的,他说当时很多国考或省考职位都招了很多人。为此,我也查了一下公务员国考多年的职位表,确实在早期,很多非常好的中央部委在招人,而且招的人还不少,但是后面有不少部委招人都不多了。我看了2015和2016年的国考职位表,大量的职位都是各个地市县的海关、国税等等,在北京工作的岗位确实没有太多非常好的。

说完不好的一方面,也得说说法律硕士就业光明的一面。既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如此多的战友都选择考法律硕士,肯定大家都知道法律硕士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有其充分的优势,落实到就业方面,我认为法律硕士就业具有如下优势:

A:法律硕士就业率相对而言很不错

很多事情就怕比较,只有比较了,我们才能发现法律硕士就业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上面说到的,有一些名校的法律硕士早期不愿意去偏远县区的基层法检上班,但其他很多专业的硕士还不一定能进去呢,甚至连机会都没有。比如仅仅过一个司考,而没接受过法学或者法律硕士这样的系统教育,那是当然的没有进入法检系统的资格的。法律硕士最近几年的就业虽远不如早期,但总体来说依然前景较好,这也是为何法律硕士考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B:法律硕士就业面宽

战友们发现没有?法律硕士可以考公务员进入政府及公检法系统工作,还可以去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证券公司工作,还可以去各种企业做法务工作,最后还可以去做律师!各行各业都可能有咱们法律硕士的身影,在目前纠纷或者矛盾更多的采取公力救济的当下,法律人员活跃在各个行业。没有太多的专业能像法律硕士这样的就业宽度,这无疑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

C:法律硕士很难有失业或饿肚子一说

首先考取了法律硕士,在硕士期间肯定会通过司考,前面也有学长学姐说了,法律硕士通过司考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稍微好一点的学校的法律硕士在毕业之前几乎接近100%的过了司考。法律硕士过了司考,就不会有失业一说了,因为我们大不了去当律师,进不了京沪的知名律所,那我们进一般的律所可以不?连京沪一般的律所都进不去,那我回老家进一个律所总可以吧。笔者认为部分学长学姐,他们毕业找工作,如果没有相中特别好的单位,也一般先去律所,然后一边在律所熟悉业务,一边谋求更好的去处。

其实法律硕士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还有很多,但我觉得有以上三点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考研报考法律硕士靠谱吗

法律硕士是靠谱的专业,因为法律硕士的就业,总体上还不错,但是趋势肯定是越来越不如往年。本人看了法硕联盟论坛早期的就业汇总文章,比如2007年左右,名校的法律硕士有不少毕业生去了国家部委工作,各个省或直辖市的高院,高检也有人能进去。五大银行的总部或省行,之前也很好进,每年大量的法硕毕业生进入谋得职位。上次和一位毕业了两年的北京大学的学姐聊天,这个学姐之前是论坛的版主,她目前是去了老家的中石油工作了,学姐告诉我,在她前面几届,北京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几乎没有几个愿意到北京的远郊区一级法检工作(昌平、延庆、平谷、门头沟等区),但是最近这两年呢?就算北京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如果能有机会到北京的区法检,甚至郊区县的法检工作,大家还都认为是不错的。

说这些,不是要打击大家,而是论坛不能欺骗广大的战友,同时希望各位战友考取法律硕士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了,研究生期间你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对就业有个比较客观的了解,对各位战友有利!

为何法律硕士就业不如往年?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研究生整体就业情况都不如往年。不仅仅是法律硕士,其他的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也在下降。现在硕士招生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大学本科生一年招生7000人,硕士博士招生人数也在4000多。动不动一个大学的硕士就招几千人,全国这么多大学,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可想而知。人多了,竞争就多,所以情形不如往年。

其次:法律硕士招生越来越多,招生院校从8所,加到了201所!虽然这201所法律硕士院校几乎涵盖了中国最好的那些法学院校,但是这201所院校当中也有不少无论综合实力还是法学实力都非常一般的院校。名牌大学的法硕毕业生肯定相对好就业,但是那些非名牌大学的法硕毕业生呢?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努力,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外力帮助,怎么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竞争呢?

再次:公务员和法检系统,在2009年前后进行了一次大的队伍扩充,关于这个观点,我是从一个在法院工作的师兄告诉我的,他说当时很多国考或省考职位都招了很多人。为此,我也查了一下公务员国考多年的职位表,确实在早期,很多非常好的中央部委在招人,而且招的人还不少,但是后面有不少部委招人都不多了。我看了2015和2016年的国考职位表,大量的职位都是各个地市县的海关、国税等等,在北京工作的岗位确实没有太多非常好的。

说完不好的一方面,也得说说法律硕士就业光明的一面。既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如此多的战友都选择考法律硕士,肯定大家都知道法律硕士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有其充分的优势,落实到就业方面,我认为法律硕士就业具有如下优势:

A:法律硕士就业率相对而言很不错

很多事情就怕比较,只有比较了,我们才能发现法律硕士就业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上面说到的,有一些名校的法律硕士早期不愿意去偏远县区的基层法检上班,但其他很多专业的硕士还不一定能进去呢,甚至连机会都没有。比如仅仅过一个司考,而没接受过法学或者法律硕士这样的系统教育,那是当然的没有进入法检系统的资格的。法律硕士最近几年的就业虽远不如早期,但总体来说依然前景较好,这也是为何法律硕士考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B:法律硕士就业面宽

战友们发现没有?法律硕士可以考公务员进入政府及公检法系统工作,还可以去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证券公司工作,还可以去各种企业做法务工作,最后还可以去做律师!各行各业都可能有咱们法律硕士的身影,在目前纠纷或者矛盾更多的采取公力救济的当下,法律人员活跃在各个行业。没有太多的专业能像法律硕士这样的就业宽度,这无疑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

C:法律硕士很难有失业或饿肚子一说

首先考取了法律硕士,在硕士期间肯定会通过司考,前面也有学长学姐说了,法律硕士通过司考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稍微好一点的学校的法律硕士在毕业之前几乎接近100%的过了司考。法律硕士过了司考,就不会有失业一说了,因为我们大不了去当律师,进不了京沪的知名律所,那我们进一般的律所可以不?连京沪一般的律所都进不去,那我回老家进一个律所总可以吧。笔者认为部分学长学姐,他们毕业找工作,如果没有相中特别好的单位,也一般先去律所,然后一边在律所熟悉业务,一边谋求更好的去处。

其实法律硕士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还有很多,但我觉得有以上三点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最权威的法学论坛

三大权威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其他的核心期刊有《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检察》《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法律适用》《法学论坛》《法律科学》《政法论坛》《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知识产权》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育资讯

介绍昆明代考市场: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2024-7-12 7:19:36

教育资讯

河北传媒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民办高校,招生专业丰富,欢迎报考

2024-7-12 8:03:1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