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母亲是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的CEO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谨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的这句话送给全天下所有的父母。文 |阳光 (EdwinWu)初识龙应台,是从母亲的书橱里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谨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的这句话送给全天下所有的父母。

龙应台:母亲是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的CEO

文 |阳光 (EdwinWu)

初识龙应台,是从母亲的书橱里看到的那本《孩子你慢慢来》。从书名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亲子类的书籍,很好奇地翻开书,才发现这是一本散文集。童年时,母亲送给我的《冰心散文集》,我只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并没有感受到母亲口中的那份“诗意盎然的情趣。”没想到,多年后的我,不经意间拾起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感受到散文原来如此美不胜收,更深深感受到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原来如此深谙爱的真谛。

“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如果说这是书中瞬间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部位的那段话。那么“人对这个世界已经掠取无度,您不觉得保留一点天机,一点对自然的惊讶,比较美好吗?”这句话则如一把利剑直击我的心扉,被禁足的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再次走进龙应台,是因为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作为一本由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用三年时间,互通36封信件结集而成的书籍,应该不仅仅只是简单记录母子之间的日常吧。想必作为华人世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支笔的龙应台,一定不会把“流水账”与儿女情长之类的信件拼凑在一起而出版吧。意料之中,这是一本文采斐然、蕴含哲理且又不失母子温情与睿智思考的“爱的教育”的书。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这样说。龙应台用亲身经历,通透的心和豁达的灵魂,告诉安德烈怎样才能读懂人生、世界和自我。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位母亲一直都是竭力放下身段,极力换位思考后,不经意间与儿子不谋而合或是恰到好处的争锋相对。母亲与儿子能通过书信开诚布公地畅谈人生、亲情、爱情、教育、成长、音乐……谁会说这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一对母子呢!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从我记事到现在正值青春期,我和我的母亲之间最愉悦的相处模式就是:一起读书、看电影、听歌、锻炼、聊天……我很清楚,我和母亲(以及好多母子)之间,对话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及龙应台和安德烈所涉猎的话题,但那丝毫不影响母子间心与心的交流啊!

由于代沟、文化阻隔等原因,龙应台与儿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而她希望重新认识既陌生又熟悉的“安安”,所以一直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与儿子的契合点,她既坚持原则不动摇,又灵活变通不教条。龙应台向儿子的提问中谈到:你是否经历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儿子反问: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通过“母亲的提问”与“儿子的反问”,不难看出母子彼此间融入骨髓的认真和睿智。

图片来源自网络

龙应台在书中谈到:“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关于读书,这个全天下所有母亲都会大谈而特谈且永恒不变的话题,在龙应台这里只是这样不急不徐,娓娓道来,正如漫漫黑夜里汪洋大海中矗立的航标灯发出的道道光芒,温暖而坚定地指引小船前行的方向。不拿别人家孩子说事儿,不攀附权贵,不贪图名利,只要求孩子做好自己。母子双方如此平等、友善的交流,不正是传统与现实的碰撞,情感与理智的交融吗?

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我想我一定是幸运的。我的同学、我父母朋友家的孩子,很多都非常优秀,但我很少产生自卑感,我想是母亲教导我“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的缘故吧。从小择校、选课、上兴趣班,我母亲都会和我平等交流,而后由我自己做主。我相信以后无论是选择专业、工作,还是选择伴侣结婚、成家,我母亲也一样会尊重我的选择。因为我母亲常常与我探讨何为成功?而我理解也认同我母亲眼中的成功:成功不是权高位重,更不是家财万贯,而是遵从内心,用自己认为有意义且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这36封信都值得反复品读。毫无疑问,令我最为新奇的是关于恋爱的信件。安德烈失恋了,他向自己的母亲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做,要不要维持着这段有些“不纯”的友谊。龙应台的回信是这样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从这段话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龙应台作为一位母亲与其他母亲的截然不同。面对此事,过度的安慰,指责,训斥或是缄口不谈,是太多父母一贯的作风。而主动乐意就恋爱这个问题分享自己曾经的点滴,以平和的心态来传输自己的“经验之道”的母亲着实不多见。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我合上书,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回味起龙应台对他儿子说的温情满满的只言片语,不禁想到了我自己的母亲,她是一位知爱、懂爱,尊重我,无条件爱我的母亲。她的口头禅“学心中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一直都伴随着我的成长。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位亦母亦友的母亲,我相信,如果我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的母亲也会像龙应台那样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做出理性的分析,帮我度过困难的时光。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担心,如果我为人父后,面临同样的情况,我能做到像龙应台那样吗?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外加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当类似问题出现的时候,我能否做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又能调整好情绪,做孩子的朋友,给予他/她正确的认知,指引他/她走出青春时的迷茫呢?母亲给我送来了果盘,看到沉思中的我,面带微笑的她轻轻走出了我的房间。望着母亲的背影,我突然自顾自的笑了起来,青春期的我,怎么会想很久以后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呢!

在北京的确能感受到什么叫“春雨贵如油”,难得听到天气预报预告有雨,即使预告有雨,大多时候也未能如约。有意思的是,雨总喜欢傍晚时分悄悄地来,随后在睡梦中悄悄地走。忽然想起,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围绕“雨”来做文章。下雨时适宜思考,也可以被认为是下雨会令人“浮想联翩”,现在看来,这话倒是不假。因为《亲爱的安德烈》,知道了这位与众不同的母亲,我突然想更多地了解龙应台。

打开网页的我发现,这段时间,这位“母亲”在网上异常活跃,她被许多网友关注,因政见不同,各种争论也数不胜数。除了母亲、作家这两个身份以外,龙应台还有一个身份——”部长“。作为母亲的她,毫无疑问是最值得敬佩的!也许是因为感动于她的文风、感动于她如此睿智地亲手搭建与儿子交流的桥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爱好文学的高一学生的我,希望她能给我们带来更多震耳发聩的作品,能够在文坛上走得更远。所以,我很不希望她过多地参与到政治中。依我看来,过多的政治色彩使得她不能做一位纯粹的文人。如果参杂各种政治偏见,那么她的作品就无法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共鸣,这样势必影响她在文坛的长足发展。

图片来源自网络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确信龙应台说过的那句话:“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的CEO。”连曾经担任过”部长“的龙应台也如此看待母亲这个“职业”,可见,要做一位称职的母亲实属不易,不仅仅需要高智慧、高情商,更需要明白爱的真谛,还需要在孩子面前“活出榜样”。

-END-

读书路上

《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结》图书介绍及价格详情信息

2025-2-17 18:03:20

教育资讯

去新西兰留学好不好?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2024-6-29 4:04:5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