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男生得“怪病”无法行走, 医生诊断让人破防!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父母不能大意

初三男生得“怪病”无法行走, 医生诊断让人破防!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父母不能大意转自公众号:蓝橡树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5MTU0Nw==&m

初三男生得“怪病”无法行走, 医生诊断让人破防!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父母不能大意

初三男生得“怪病”无法行走, 医生诊断让人破防!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父母不能大意

转自公众号:蓝橡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5MTU0Nw==&mid=2651985033&idx=1&sn=a9992e9d63d70b5936fd01bb59fb838a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是一个全球化问题,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青少年都在变得越来越悲伤。2019年的疫情,导致长时间的社交隔离进一步加速问题的恶化。

作者:蝎子号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蓝橡树 。

01

初三男孩膝盖疼

原因出人意料

3月初,陕西西安一名初三男生的“腿疾”上了热搜。

男孩姓常,4个月前开始感到膝盖疼,起初并不在意,没想到不久后就疼到无法行走。

父母带他去医院拍X光片,查内分泌,都没有任何问题,医生建议他们去精神科检查。精神的问题怎么会造成膝盖疼?父母半信半疑,但也只能试试。

“刚进病房时,是他爸爸背进来的,已经痛得完全走不动路了。”经主治医生诊断,常同学得的是“分离(转换)障碍”。

后续医生通过心理暗示治疗,配合小剂量的抗抑药物,第三天常同学就可以行走了。

常同学回忆,在4个月前他被老师批评,加上初三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导致内心愈发焦虑,投射到躯体上就出现疼痛。

躯体不适却查不出病因,父母们要么会担心孩子得了什么“怪病”,病急乱投医;要么就觉得孩子是在找借口偷懒,不想学习,影响亲子关系。

这种“心因性”不适越来越普遍,且极有隐蔽性。父母如果没有足够的观察力和知识储备,很容易耽误病情,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4月中旬,姨妈给我打了通电话,忧心忡忡地说起一件事。初二的儿子经常感觉到胸闷,心悸,心慌,头痛, 脾气也愈发暴躁。

父母担心是什么心脑血管疾病去医院检查,结果拍了脑部CT、血管造影,什么问题都没有。

医生怀疑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医生告诉我姨妈,疫情期间这类求诊的青少年很多。因为封控在家,个人对身体某些不适感投入过度的关注,放大对躯体症状的感知。

加上青少年对网课的不适、对疫情的担忧等等不良情绪叠加,都会影响大脑对身体不适的判断,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又进一步加重躯体不适。

昨天我刷到个视频,一个看着4、5年级的大孩子,在小区哭着怒吼,情绪崩溃:我要去南汇嘴观海公园,求求你带我去吧!

底下评论在心疼这个孩子——即便是心理最健康的成年人,都难免抑郁,更何况是孩子。

4月伊始,我采访了浙江省中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高静芳医生,她也对疫情期间青少年的焦虑情绪表示了担忧。

“以前小伙伴打一架,或者结伴上个厕所,心里就舒服了。现在上了网课,有些孩子一个人孤独在家,感到不舒服了,就往自己身上割一刀又一刀,数十刀,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见到血就能安静下来。”

很多父母把小孩送到高医生这来,高医生“一搭脉”,一翻手,孩子手臂上一刀刀血痕就露出来了。父母看到了,露出恐慌的眼神——他们从来不知道孩子在这样伤害自己!他们只是觉得,青春期的孩子“难管了”。

高医生还举例了一些心因性的躯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胃痛、耳鸣、尿频尿急、吃不下睡不着等等,这些可能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父母一定要留个心。

02

全世界的开心果

藏在笑容背后的抑郁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是全球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2019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长时间的社交隔离进一步加速问题的恶化。

Kailia Posey,也许你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觉得她很面熟。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在刚过完自己16岁生日后,选择了自杀。

就在上个月,家人朋友还为Kailia庆祝生日,当时她还展现她招牌的笑容。

生前最后一张照片,Kailia在游轮上参加活动。她穿着红色的裙子,由内而外的自信和青春。

但只有与Kailia最亲密的人才知道,她一直在和抑郁作斗争,她没有看起来那么快乐无忧无虑。

“尽管所有人都想帮助她,但情况比我们想象更糟糕。”Kailia好朋友如是说。

这个全世界的开心果,藏在笑容背后深深的抑郁,最终让她走上绝路。

4月11日,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美国的少年如此悲伤?》(Why American Teens Are So Sad?)的专栏文章,深度揭露了美国青少年深受情绪问题的残酷现状。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06年到2021年,自称感到“持续悲伤和绝望”的美国高中生的比例从26%上升到44%,这是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有超过1/4的女孩表示曾考虑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尝试自杀,是男孩的2倍,几乎每一项心理健康指标都在恶化。

国内的情况也不乐观,根据一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轻度抑郁 17.2%,重度抑郁为 7.4%。

也就是“每四个孩子,就有一个深受抑郁困扰”。

03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是疫情下的社交隔离导致了青少年的抑郁。甚至有人认为,如今人们比过去更愿意谈论这个话题,给人一种“现在的孩子更脆弱”的错觉。

在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文章中,否认了“疫情”是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事情一直都在变得越来越糟糕,并不是从疫情开始的。从研究数据来看,也不是青少年的抑郁问题,也不是人们“聊”出来的。

青少年的情绪困扰,与泛滥的社交媒体、与糟糕的社会大环境、与父母的养育方式都很大的关系。而这些问题在中国也同样突出。

社交媒体泛滥对青少年的伤害,比我们想象更严重

美国心理学家Jean Twenge写过一篇颇有争议的专题文章《智能手机毁了一代人吗?》。

大约在2012年,她注意到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焦虑指数稳步上升,她意识到2012年正是拥有智能手机的美国人比例超过50%,社交媒体使用激增的时候。

社交媒体就像是酒精,一种轻度上瘾的物质,可以改善社交场合,但也可能导致人们产生依赖和抑郁。

社交媒体的存在不仅助长了焦虑情绪的蔓延,更是令青少年难以应对成长的压力。

社交媒体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社交媒体本身带给人的压力,还在于它取代了很多本该线下进行的活动。

如果insragram只是取代电视,并没有那么令人担心。如今青少年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超过5个小时,而这种时间取代了很多有益的活动。

比如睡眠。从2007年到2019年,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高中生比例下降了30%。与2000年的同龄人相比,今天的青少年不太可能与朋友外出,比赛,或者玩耍。

疫情的爆发和居家网课加剧了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悲伤,尤其是那些天生就容易感到悲伤的人。

想想是不是这样?比起户外活动,有多少青少年更愿意周末在家刷手机,刷抖音。短视频上瘾对成年人也有诸多伤害,对那些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全天候的坏消息,影响孩子们的“主观幸福”

2019年之后,整个世界就像被诅咒了一般。新冠疫情的爆发似乎只是一个开端,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糟糕的经济环境、紧张的政治,让人倍感压力。

这些悲观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扩大化。新闻来源从未如此丰富且易得,但新闻也有一个“坏消息的偏见”——这些不幸的事情并不总是发生,正因为它们如此稀缺,因此成为了“新闻”。

2019年,美国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实验。

强迫人们在中期选举前4个星期停止使用facebook。结果显示,虽然停止使用facebook减少了“事实性新闻信息”,但同时增加了“主观幸福感”。

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令人感到悲伤的新闻,但当今的孩子全天候24小时能够访问到这些坏消息,这些网站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们:世界糟透了。

不可避免的负面新闻不仅对青少年影响甚大,对他们的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对这个世界感觉悲观,他们就越可能试图保护孩子,殊不知这样的保护方式会剥夺孩子应对世界压力所需要的“情绪弹性”。

童年变得很孤独,与小伙伴玩耍,约会,暑假的时间都在减少,到了大学压力猛增。

但在网络上,孩子们却成长得更快。互联网不仅让青少年博闻广识,也让他们更早接触到霸凌、威胁,以及成年人都无法应对的无解的全球性难题。

现代化的育儿,过度保护的父母,加速了孩子的悲伤

在过去40年,父母们,尤其是那些拥有大学学位的父母,几乎花一倍多的时间用在养育孩子,陪伴他们上辅导班,接送孩子参加体育训练等等。

高收入高学历的父母正在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以便让孩子在激烈的大学录取中获得竞争力。

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快乐,父母更倾向于帮助他们规避风险。今天的孩子不太可能承担家务劳动,或者暑假出去打一份工。缺乏劳动的机会,会剥夺孩子形成容忍不适的能力,或者说“抗挫折能力”。

一个女孩因为害怕狗,父母会选择搬家,远离每个有狗的朋友。一个男孩因为不吃蔬菜,父母就给他吃了4年的火鸡面包。

这些行为的出发点是爱,但孩子成长不是饲养小动物,成长的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如何在不可避免的压力面前释放负面情绪。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感受到不适,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会经历更严重的焦虑。

如果女孩怕狗,就鼓励她和相对无害的幼犬玩耍,如果男孩讨厌蔬菜,可以换一种烹饪方式,比如焦糖西兰花。

在孩子童年时采用“暴露疗法”,可能会帮助青少年应对复杂而充满压力的世界。

-END-

读书路上

《走进美国顶尖本科大学(新东方)》图书介绍及价格详情信息

2025-2-12 18:03:41

教育资讯

公务员招聘 哪里看公务员招聘信息

2024-4-29 13:00:1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