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⑤:天地生人的目的,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322天,共读的是第328本书——杨绛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走到人生边上》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昨天的共读中,我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322天,共读的是第328本书——杨绛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

《走到人生边上》⑤:天地生人的目的,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走到人生边上》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跟随杨绛先生了解了命运与命理。我们常说:“人各有命”,这往往是一句安慰自我的老话。但杨绛先生告诉我们,人在命中,也有自己的选择权,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其实,我们很不必为了人世的不合理而沮丧。不论人世怎么不合理,人类毕竟是世间万物之灵。

人是动物里最灵的,因为人是有智慧的动物。狮子称百兽之王,只是兽中之王。狮子猎得小动物,只会连毛带血吃。人类却懂得熟食。人类还发明了一系列的烹调用具,烹调出连汤带汁的美味。

西方没有燧人氏,却有天神相助,盗取了天上的火种送给人类。反正不论东方西方,人类都知道取火用火的方法。

稼穑,就是把土地耕耘种植,地里就出产稻、粱、菽、麦、黍、稷,供人当饭吃。嫘祖教民养蚕,丝绸是中国最早发明的。中国先有麻布,后有棉布。棉布也是由中国输入欧洲的。

人类不仅穿衣服,还讲究服饰的精致美观。人类不穴居野处,而建造宫室,又造桥、造路、造车、造船。仓颉又创造了文字,可以保存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出类拔萃的精英,很自然地成了群众的领袖。他们建立学校,教育人民怎样去寻求真理,泛爱众人,讲求仁义道德。人类由物质文明,进入精神文明了。

人类并不靠天神教导,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古今中外,都追求真理,追求善良,追求完美公正等等美德。

比如说,人类知道天圆地方之说是错误的,知道地球中心论是错误的,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证实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小小的行星,他虽然遭天主教会的压迫,险得判处火刑,一辈子受尽委屈,可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懂得明辨是非,坚持真理,认识到错误,就纠正错误,直到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无休无止地追求完善详尽。

人类对真实世界的追求,无休无止。求真实,就不肯停留在错误的认识上。

我们的正义感也是出于本性的。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了维持正义,不怕和暴力斗争。

尽管有权有势的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尽管推翻了一代暴君,又产生一代暴君,例如法国十八世纪推翻路易王朝的罗伯斯庇尔高呼自由、平等、博爱,掌权得势后杀人如麻,被称为“恐怖的统治”,随后自己也上了断头台。

贪污腐败的官吏清除了一批,又会滋生一批,但是清廉的官,终究是老百姓希望而又爱戴的“青天大老爷”。我国的包拯不就成了“包青天”吗,敢对当朝暴行提出抗议的还代代有人,不惜杀身成仁。

人类已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卓然不同。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所储藏的哲学、科学、文学、政治、经济、历史和艺术等书籍,以及工艺品、美术品等文物,不都具体证明人是万物之灵吗?

人类的智力,超越了其他动物的智力;人类本性的灵性良心,也超越了其他动物的良知良能。人类很了不起,天生万物,数人类最灵,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禽兽是不会创造的,禽兽只能在博物馆里充当标本而已。万物之灵,果然是万物之灵。

人类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证实了人是万物之灵。但是本末不能颠倒:人称万物之灵,并不因为人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人的可贵,也不在于人类创造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只是部分人类的成绩,人类中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呢。没有文化的人,怎能创造文化?但他们并不因此就成了禽兽而不是万物之灵。

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在于他创造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当然有它的价值,价值很高,但决不是天地生人的目标。

如果天地生人是为了人类的文明,那么,人类的文明,该是永恒不灭的。

但是人类的文明能持久吗?例如古埃及的文明,古希腊的文明,巴比伦的文明,大食古国的文明,玛雅人的文明等等,不都由盛而衰,由衰而亡了吗?

如果天地生人是为了人类的文明,那么,人类的文明,该是有益于人类发展生存的。的确,社会各界的医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农业学家、建筑学家以至文学艺术家等等,以及各国领导人,都尽心竭力为人民谋福利。

可是文明社会要求经济发达,要求生产增长、消费增长,于是工厂增多,大自然遭受污染,大自然的生态受到破坏,水源污染了,地下水逐渐干涸,臭氧层已经破裂,北极的冰山正在迅速融化,海水在上涨,陆地在下沉,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人间的疾病在增多,抗药的病菌愈加顽强了。

满地战火,人间还在玩火,孜孜研制杀伤性更为狠毒的武器,商略冷战、热战的种种手段。

人类文明的确很可观,人能制造飞船,冲出太空,登上月球了,能在太空行走了,能勘探邻近的星球上哪里可能有水,哪里可能有空气,好像准备在邻近的星球上争夺地盘了。

如果天地生人,目的是人类的文明,那么,天地生就的人,不该这么无知,这么无能,虽是万物之灵,却是万般无奈,顾此失彼,而大部分人还醉生梦死,或麻木不仁。我们只能看到宇宙无限大,而我们这么渺小,人生又如此短促。数千年来,哪一位哲人解答了世人所探求的真理呢?数千年已过去了,有灵性有良心的人,至今还在探求人生的真谛,为人的准则。一生寻求智慧的苏格拉底,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急于了解什么是“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怎么学呢?《论语》里没有说。《大学》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讲了怎么教,学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诲成年的人,就是要他们“明‘明德’”——“明”就是明白,“明德”就是按照天理,为人行事,“在新民”就是要他们去掉旧时的污染,“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在止于至善”就是对自己要追求完善,达到至善的境界。《中庸》是子思转述他祖父孔子的话。开头第一段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照样参考了注释,照我自己的见解,解释如下:“人的本性是天生的;顺着灵性良心为人行事,就是该走的道路……应该时时刻刻随顺着自己的灵性良心。”这是中国的“孔孟之道”。西方各国各派的哲学家有他们的“道”。各宗教派别又各有他们的“道”。究竟什么是“道”,知识界、文化界并未得到统一的共识。几千年来,有灵性有良心的人至今还在探索人生的真理、为人的准则。好几千年过去了,世道有所改变吗?进步了吗?古谚:“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现在又有多大的不同?现代的书籍,浩如烟海,和古代的书籍不能比了。现代的文化,比古代普遍多了,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远胜古人了;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古代珍奇的文物、工艺美术品,当今之世,超越了多少呢?天地生人,能是为了人类的文明吗?人类的文明,固然有它的价值,可是由以上种种理由,是否可以肯定说:人类的文明,虽然有价值,却不是天地生人的目的。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人终有一死,但过程中我们观察、思考、品味,直到每个人都有所进步,也算是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了吧。但这一生中,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人又该如何自处呢?敬请期待明天的共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走到人生边上》①:她的一生跨越世纪,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承担生命的重量??《走到人生边上》②: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自我完善??《走到人生边上》③:人生实苦,不过是灵与肉的斗争??《走到人生边上》④:尽管命运波澜起伏,内心始终淡定从容

领读人·金池

文学爱好者,希望以人情品味“活着”,以文学勾连“此在”。

主播 ·一宁

一宁,有声平台主播,用声音传递温暖。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文案编辑:何佳丽

视频编辑:王琪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读书打卡每一天

读书路上

《我非要养只荷兰猪-如何理性对待孩子的倔脾气》图书介绍及价格详情信息

2024-9-12 18:24:05

读书路上

《5步儿童时间管理法:让孩子彻底告别磨蹭拖拉》图书介绍及价格详情信息

2024-9-12 22:18:05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