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⑦: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247天,共读的是第318本书——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过去的一周里,我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247天,共读的是第318本书——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⑦: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

《威尼斯商人》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共读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其中,那个阴险毒辣的犹太人夏洛克,与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同、葛朗台,还有果戈里的泼留希金一起,被合称为“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在此前的《高老头》与《欧也妮?葛朗台》的共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位老头子吝啬行为背后,有的是来自于对女儿的拳拳父爱,有的是由于从小缺衣少食的困苦。那么,同样身为父亲的夏洛克是为什么被打上吝啬鬼的标签呢?然而,他真的是一个凶狠毒辣的吝啬鬼吗?在今天的解读中,我们将一起从夏洛克身上读到些不一样的东西。夏洛克之所以被扣上“吝啬鬼”的帽子,或许是因为,在剧中的许多情节里,夏洛克总是把金钱看得十分重要。当他的女儿杰西卡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时,夏洛克发现,女儿带走了家里的许多价值斐然的珠宝。其中的一颗金刚钻,就相当于今天的两百万人民币。夏洛克此时便哀嚎道:“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这种话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夏洛克重视金钱胜于女儿,然而,夏洛克真的是一个这样的父亲吗?

《威尼斯商人》电影剧照在剧本第二幕第五场中,当夏洛克被巴萨尼奥请去赴宴,临行前,他特地把家中保管财物的钥匙留给杰西卡,让她留心照看门户。如果夏洛克如此憎恨自己的女儿,又怎么会让女儿掌管钥匙呢?也正是出于父亲的信任,才让杰西卡有机会与情郎逃离犹太人的家庭。甚至于,在离开家时,杰西卡也多有愧疚之色,还说道:“像我这样子,已经太轻狂了,应该遮掩遮掩才是,怎么反而要在别人面前露脸?”当我们把前后情节梳理起来时,不难发现,夏洛克诅咒女儿时的痛苦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金钱,更是因为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家庭与信仰。在整部剧里,我们只能看到夏洛克与女儿杰西卡的互动,却没有看到夏洛克的妻子。或许我们不难猜出,夏洛克的妻子早已去世,家里只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在这种情形下,女儿的离开,无疑伤透了老夏洛克的心。其次,杰西卡并非简单地离家出走,而是选择嫁给了一个基督徒,背叛了家族的宗教信仰。而夏洛克又是一个坚定的犹太教徒,杰西卡这样的行为,对他来说,无异于“叛变”。最后,当杰西卡在其他城邦的消费记录传到夏洛克耳边时,他心疼的不仅仅是女儿大把大把地花钱,更是因为女儿花钱时全然不假思索,就连父母结婚前的定情戒指,也被她随手拿去换了一只猴子。夏洛克自己曾经坦陈,无论给他多少只猴子,他都不会把这只戒指换走。而杰西卡对父母定情信物的随意处置,或许体现了她不曾理解自己的父母,更不曾了解犹太教的历史与风俗。在一个犹太人饱受迫害的城邦,做一个对自己种族的历史、身份地位都不加了解的年轻人,无外乎杰西卡要离开犹太家族,奔向基督教的怀抱。毕竟,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犹太人无论在哪儿都是外族人、外邦人,无论走到哪儿都被轻视。

年轻的杰西卡虽然拥有父亲带来的财富,却想要过上比当下更好的生活,能够被尊重,被理解,融入主流社会当中,这似乎也没错。

犹太人的边缘身份也是夏洛克被歧视的最直接的原因。

人人都说夏洛克放高利贷,逼得人家破人亡太过于残忍。

可是,安东尼奥等人却没想过,在威尼斯这个自由城邦的法律里,犹太人并不能自由贸易,更不能像安东尼奥等人一样可以凭借合法手段就获得万贯家私。

放高利贷是这个主流社会为外邦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缝隙。

从第四、第五幕,人们对夏洛克的称呼中可以看出,夏洛克在威尼斯的公开场合里几乎少有被指名道姓的时候,人们总是简单粗暴地叫他“那个犹太人”,他的民族身份就胜过了一切。反而是安东尼奥,常常被称为“那个商人”,或者是“商人安东尼奥”。

当夏洛克被抽象成“犹太人”时,他收获的是来自威尼斯基督徒的恨意。

同样,夏洛克想要复仇的对象,不仅仅是那个会踢他,向他吐口水的安东尼奥本人,而是整个讥笑讽刺犹太人的基督教社会,是那个只保护威尼斯公民,却不善待外邦人的威尼斯法律。

标题中的《威尼斯商人》是安东尼奥,犹太商人夏洛克却在本剧中散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莎士比亚写出了他残忍的原因,也让他替当时所有被不平等对待的犹太人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

“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

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威尼斯商人》电影剧照

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着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还要加倍奉敬哩。”

夏洛克的这番呐喊遮蔽了安东尼奥,甚至是巴萨尼奥。莎士比亚用这样的独白把这个角色从一个抽象的“犹太人”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会爱会痛的夏洛克。看来巴萨尼奥是幸运的,鲍西娅小姐和侍女尼莉莎都记得他。诚然,作为一部十六世纪的英国喜剧,《威尼斯商人》想要展示的总是爱与友情战胜残忍与恶意,其中主人公必将迎来大团圆的结局。

我们大概可以想到,作为一个基督徒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创造夏洛克这个人物时,大概率是想要将他作为一个破坏主人公幸福生活的丑角出现。

即便如此,莎士比亚依然突破了时代的偏见,为夏洛克写下了发自内心的呐喊。

人与人之间有所不同,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有差异,文化与文化之间更是会有冲突,有误解。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同样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

或许,在戏剧中的前半部,当巴萨里奥邀请夏洛克到家里赴宴时,也同样希望能够和这个老犹太人和平相处。

《威尼斯商人》电影剧照

这一切却依然被历史与时代的偏见所摧毁。而今天的我们,作为历史的后人,应当有能力突破历史的屏障,还夏洛克一个公平。

这或许也是几百年前,写下这些台词的莎士比亚所希望看到的吧。

下周,我们将要共读的作品是作家李娟的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童年时代不停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高中辍学后,跟随家庭有过短暂的阿勒泰哈萨克村庄的生活经历。后又于十年后,两次重返牧场,深入哈萨克牧人家庭,创作出《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等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位于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李娟母亲是承包者和耕种者,李娟本人则是作为一个观察者记录下了她眼中的这块土地。

在这场富有乐趣的生存体验里,李娟努力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尽管也曾透露出想逃走的意愿,但她从不诉说苦难,她想要表达和呈现的是比苦难更丰富、更广博的东西。

下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敬请期待。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威尼斯商人》①: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折射现实中的每一个人

??《威尼斯商人》②:全世界的喜剧,一个人的悲剧

??《威尼斯商人》③:欲望越大,反噬越深

??《威尼斯商人》④: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威尼斯商人》⑤: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执着

??《威尼斯商人》⑥:生活刁难每一个人,你却可以决定它是喜剧还是悲剧

领读人 ·竹子

文学硕士,想要沟通中外文学,以及世界和平。

主播 ·晏娇

声音工作者,十多年资深电台从业经验,有声平台主播。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编辑:何佳丽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读书打卡每一天

读书路上

《给孩子正确的爱》图书介绍及价格详情信息

2024-7-24 7:19:53

读书路上

培养孩子的“生存力”,才是教育最大的目的

2024-7-24 9:55:53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