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梅沁:福建省中考命题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10期第53—61页。作 者谢梅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命题处处长、副研究员。摘 要:福建省根据近些年中考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作为中考命题改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10期第53—61页。

谢梅沁:福建省中考命题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作 者

谢梅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命题处处长、副研究员。

摘 要:福建省根据近些年中考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作为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理念。“一核”指中考的核心功能,包括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三层”指考查内容,包括核心价值、学科基础和行为习惯;“三翼”指考查要求,命题应遵循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原则。福建中考命题重点从3个方面推进改革: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评价改革,推进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落实“双减”要求、注重教考衔接。未来福建中考命题改革应继续探索“学科+生活”的命题方向,强化核心素养考查,加强考试内容改革,引导培育创新人才。

关键词:中考改革;中考评价体系;“一核三层三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0 引言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命题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建立考试命题评估制度等要求[1]。文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从国家宏观层面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的迫切需要,要把握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就要深入研究和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五育”并举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等核心问题,系统性地推进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改革创新,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专门部署,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3]。多年以来,中考被视为决定学生未来教育和职业道路发展的一次关键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因此,要想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提升质量,就必须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依标施教。为了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必须同步推进中考命题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考试指挥棒的问题。

  福建省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提出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关注思维能力提升、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改革要求,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中考评价体系,较好地回答了中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的问题。2018年,福建省有关教育主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的研究,持续深入地探索如何更好地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问题。2021年,省教育考试院深入总结近些年的中考统考命题经验,借鉴《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结构及其内涵要义[4],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征的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福建中考以评价标准为指导,持续提升中考命题质量,注重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向[5]。同时,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福建省在命题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中考评价体系,形成更加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中考命题实施指南。

  本文以福建省“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为基础,分析中考命题改革探索中的重点举措和实践经验,并提出今后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1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理念

  自中考制度确立以来,中考改革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主要呈现三大基本价值取向,即以学生为本位、注重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6]。中考命题改革的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就是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中考命题改革要坚持正确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1]。确保中考试题的规范、科学、合理,是有效发挥考试功能的关键,因此,中考试题命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双减”背景下,依据课程标准、合理设置试题情境、科学设计试题难度和类型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7]。

  近年来,各地陆续推进中考命题改革实践,其价值取向和改革思路既有共同之处,也呈现一些地方特点。福建省遵循《命题工作意见》和《总体方案》,结合部分省份命题改革实践成果和本省命题研究基础提出“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见图1。其中:“一核”主要解决“为什么考”的问题,其内涵包括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三层”指中考评价的考查内容,主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涵盖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3个方面;“三翼”指中考评价的考查要求,主要解决“怎样考”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3项原则[8]。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核心功能,包括了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3个方面,主要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方向的引导。立德树人指引导德育为先、课程育人、健全人格、人人成才;遵循课标指引导教学依据课标、实现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实现课程在课堂中发展的理念、保障教学评一致;有利发展指中考改革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和健康发展。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三层”重点解答“考什么”的内容问题,主要包括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3个方面。核心价值是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的综合,是在各学科中起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应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表现;学科基础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观念;行为习惯是中考评价的知行性内容,主要从学科德育和学科学习的视角考查在学科德育和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即学习者通过学科学习所形成素养行为、能力行为和实践行为3类行为习惯。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三翼”要求主要解决“怎样考”的问题,即要求命题时应坚持和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主要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塑造基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终生发展打好基础;应用性原则要求中考命题关注学科内容,以贴近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实践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和探究情境为载体;发展性原则要求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力求试题考查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转变,促进学生发展。

2 中考命题改革的主要内容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遵循课标为核心要义,以落实“双减”要求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在命题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3个导向: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减少单纯考核知识的现象,将知识嵌入贴近学生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情境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知行合一;二要坚持过程导向,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核,提高探究性试题占比,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思维过程、做事过程的考查,强化对过程的测量和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三要坚持开放性与综合性相统一的导向,减少碎片化、单一性的考核,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占比,拓宽试题材料的选择范围和类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2.1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命题改革

  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青年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9]。为此,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中考命题改革,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中考命题改革应全面贯彻

运动天才

sj7000运动相机(驰图山狗SJ7000怎么样谁用过)

2025-4-2 15:05:33

考试知道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校 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总成绩及排名 公告

2024-6-25 21:08:4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