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关键在于修心
文/程明子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说:“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以修身为本。”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修身?到底什么是修炼身体呢?
所谓修身,修身指的是修身养性,身指的是身心。修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修身。我们可以理解为修身养心。因为一个完整的人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意识(心)两部分,而人的精神是身体的主人。欲修身,必修心。所以修身本质上就是修身、修心。
那么到底什么是修炼自己呢?古人的修养包括“学问、求知、诚心、正心”。客观地说,我们认为修身主要是指身体和精神的修养。使身体和精神健康,称为修身养心。如何达到身心健康?中国文化认为,人是“色、气、神”三位一体的统一整体。只有身心和谐统一,身心健康的“中和能量”才会存在。中和的能量就是正义。中医也说“正气在内,邪气不能外来”。孟子说:“我善于修威气。”可见,修身之根本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凛然正气。古人云:“意为气之帅,气为血之充盈”。 “心正则气正,心邪则气邪”。所以,“诚心正念”是修身之本。
总而言之,修身的第一步是修心。修心,就是将心与“天人合一”的大局统一起来。 “大道之行,亦是天下为公”。在社会上,特别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心中要时刻想着为公众服务,这样才能为公众做事。公开并不是自私的对立面,而是自私的反义词。公开就是“把自己的利益融入到利他、利集体之中”。只有忘记自己的私欲,才能为大众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体人民都好才是真正的好。所以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和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完善”。
—— 程明子《修养意识是关键,涵养道德是根本》
2022年2月24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