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锻炼需要“组合”
撰稿:李志峰
编辑保健君
“组合运动模式”是2002年公布的一个医学术语,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人们健身的主流运动方式。
到底什么是“组合练习”?平时不运动的“新手”应该如何进行组合练习呢?
什么是组合运动?
“组合”锻炼法
组合运动最重要的是运动内容和运动手段的结合,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结合。
持续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和球类运动等耐力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
伸展运动是伸展肌肉和韧带的运动,如压腿、腿休息、劈腿等,包括瑜伽等静态运动,也包括前、侧、前、后踢腿等动态运动。
伸展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关节灵活性。
力量训练是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俯卧撑等徒手练习,或者借助哑铃、杠铃等进行负重练习。
运动部件的“组合”
所要练习的部分也应该结合起来。不仅要训练上肢和下肢,还要训练下背部的“核心”部位;需要训练人体正面的肌肉,如胸大肌,以及背面的肌肉,如背阔肌;有必要训练膝盖和臀部等大肌肉群。关节方面,还要注意踝关节、腕关节及小关节的力量平衡,保证人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
组合练习《入门版》
作为刚开始锻炼的“新手”,首要目的是提高心肺功能。
建议每周训练6天,其中4天有氧训练和2天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之后都应该进行伸展运动。
下面是一份针对“新手”的详细的一周综合锻炼计划。
有氧运动可以安排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分为热身、主体运动和伸展运动三个步骤。
运动时间
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可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适当调整)。
运动时长
45~60分钟。
运动强度
一开始应选择较低的目标心率,如(220-年龄)65%,以后逐渐提高。
动作风格
热身(约5分钟)
主要目的是活动关节,为身体做好下一次运动的准备,减少运动损伤。
动作一:
环绕头颈部(30秒),头部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弯曲、绕圈。
动作二:
肩部转圈(30秒):用肩部做前后转圈动作。
动作三:
脚踝转圈(各30秒,换边),左右脚分别踮起脚尖,做内圈、外圈动作。
动作四:
手部活动(30秒),屈曲、伸展、转圈等动作来移动手指和手腕(力量训练所需)。
动作五:
腰部活动(30秒),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转圈动作。
动作六:
就位(60 秒)。踩到位,同时前后摆动左右臂。
动作七:
左右迈步(60秒),左右跨步,同时在体侧左右臂做上下开合动作。
主体锻炼(30-40分钟)
热身结束后,就可以正式开始锻炼了。建议选择容易控制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可以逐渐提高速度达到目标心率并维持20分钟以上,然后逐渐减少结束练习的速度。
伸展运动(10 至15 分钟)
详情请参阅下文。
周三、周六可安排力量训练,分为热身、主体锻炼、伸展运动三个步骤。
1.热身运动
和有氧运动一样。
2.主体动作
宜选择平板支撑、俯卧撑、臂屈伸、仰卧起坐、俯卧撑、弓步、弓步、徒手深蹲等徒手力量训练,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简单的器械训练。
每次选择6到7个不同的项目为一组,轮流练习,重复3次。总运动时间应为30至40分钟。
每个项目的训练次数或持续时间按最大次数或最长持续时间80%计算。
例如,如果开始运动时只能保持平板支撑60秒,则每次训练以48秒为标准,运动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
建议
因为平板支撑是训练核心肌最实用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核心力量,所以应该优先考虑。
3. 伸展运动(10至15分钟)
详情请参阅下文。
伸展运动,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在主运动后都会很累。你可能想直接躺下休息,但这是不可能的。主要运动后的伸展运动一定不能省略,可进行10至15分钟。
动作一:
肩部伸展(左右交替各10次),左手抓住向前伸展的右手腕,向左伸展保持510秒,换手重复动作。
动作二:
大腿前后伸展(保持60秒,换侧),站立,上身保持挺直,左腿向前做弓步,伸直右腿,保持60秒,换另一侧。
动作三:
伸展大腿内侧(60 秒,换边)。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背部挺直;向左迈一大步,左腿膝关节弯曲约90,右腿伸直,即向一侧弓步,保持60秒,向上推起回到起始位置,换成另一边。
动作四:
背部放松(20次),直立,双手抓住与腹部同高的扶手,反复拱背下压。
动作五:
腹部伸展(60秒),俯身在垫子上,双腿并拢向后伸直并贴近垫子,双手弯曲肘部支撑上半身;挺胸使腹肌充分伸展,保持动作,保持呼吸均匀。
动作六:
上背部伸展(20次),十指相扣,掌心向外,双手举至胸高并伸直手臂,锁肘并向前推肩。
阅读《中老年保健》 杂志八月号了解更多详情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任何转载必须经过杂志授权!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