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运动可以强身健体
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怎样才能科学锻炼呢?
常见的运动误区有哪些?
老年人锻炼时要注意什么?
快来和小提一起了解一下吧
这些科学的运动秘诀!
这9个运动误区你是否陷入过?
1.黎明时做早操
很多人习惯早起锻炼,但锻炼的最佳时间并不是“黎明”。黎明时分,室外光线较暗,气温较低。不仅容易绊倒、抓伤,还可能引起感冒、肠胃疼痛,甚至诱发哮喘和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不同的运动时间适合不同的人群。老年人晚上6点到8点之间锻炼比较合适。对于血液循环不好的老年人,建议下午3点左右运动。
2.在路边锻炼
在路边锻炼不仅不安全,还会吸入大量废气。建议在广场、公园、体育场等宽阔、平坦、安全的地方锻炼。
3、空腹运动
胃肠功能不好、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60岁以上的人以及患有糖尿病或心脏病的人不适合空腹运动。早上运动前吃点东西,比如面包、鸡蛋、牛奶等,对健康更有好处。
4.未充分热身
早上起床后直接锻炼,极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或者导致活动量突然增加,对心肺造成负担。
5、把大量出汗当成有效的运动
每个人适合的运动强度是不同的。如果运动强度急剧增加,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体力衰竭。
6.即使生病也要坚持锻炼
当感觉身体不适或生病时,需要暂停体力活动或减少运动量。否则,不仅不利于康复,还可能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如果出现头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有必要,建议向周围人寻求帮助或拨打紧急电话。中老年人高危人群更要注意,避免运动引起猝死。
7.跑步是普遍的
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会让身体机械性地重复单一动作,可能会对关节或肌肉造成损伤。专家提醒:跑步并不是一项万能运动,建议将其与其他运动结合起来进行交叉训练。
跑步时如何避免受伤?来学习一下正确的跑步姿势吧
8. 锻炼并不重要,你如何锻炼。
锻炼应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例如,患有骨关节炎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人不适合进行爬山、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合过度剧烈运动;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咨询医生。
9、运动时多喝水或忍住不喝水。
如果运动时感到口渴,甚至喉咙干燥,应及时补充水分。但喝太多水会增加心脏和胃肠道的负担。
运动时如何正确喝水?注意以下3点:
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少量多次服用,每次喝23小口水,不宜太凉;
根据运动量进行调整。如果运动量较小,建议喝温水。如果运动量较大,建议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老年人锻炼时要牢记六大原则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可以选择一些低负荷、低对抗性、舒缓、安静的运动。这些练习适合大多数老年人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室内自行车等,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
·力量项目:举腿、单脚站立、深蹲、健身球、悬挂、轻型器械举重(哑铃)等,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关节损伤。
·灵活性项目:太极拳、健美操、老年舞蹈等,提高协调性,延缓关节衰老。
2、掌握正确的运动强度
建议老年人的运动时间控制在每天30分钟左右。如何评估运动强度是否合适?请继续阅读
·适当的运动量:出汗适度,感觉微累,运动后感觉稍有神清气爽,脉搏在10分钟左右恢复,吃好睡好,第二天精力充沛。
·运动过度:大量出汗,心悸气短,运动后极度疲劳,饮食和睡眠不佳,脉搏在15分钟左右无法恢复,第二天全身无力,对运动缺乏兴趣。
·运动量不足:运动时无汗、无疲劳感,脉搏无明显变化,运动后3分钟内静息心率恢复至静息心率。
3、运动前热身
热身运动有哪些要求?首先,速度要由慢到快;第二,力度要从小到大增加;最后,应该完成整整15分钟。直至感觉微出汗,呼气时感到轻微的紧绷,关节灵活润滑。
4、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
运动量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过量。学习八段锦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还可以促进气血循环,预防帕金森病。
5.尝试补充高蛋白饮食
科学合理补充蛋白质很重要,不同人群需要的蛋白质量也不同。对于老年人来说,既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又要保证蛋白质的质量。
6.好好休息
休息不足会让身体系统跟不上运动节奏,容易出现心脏和消化问题,以及骨骼和肌肉拉伤。
避免运动误区
掌握运动原理
来源:上海体育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