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走”的养生术在中国早已存在,至今仍深受许多社区中老年人的喜爱。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活动在19世纪的西方突然流行起来。经研究发现,它起源于中国古代。 “退一步,进千步”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智慧……
当时,人们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奇怪的爱好,但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倒走”作为一种锻炼方式有很多好处,而且很难取代其他家庭锻炼。
倒着走对膝盖和腰椎都有好处
美国内华达大学生物力学专家Janet Dufek研究倒走练习已有20多年。她的团队邀请10 名健康的女学生每天倒走10 分钟,持续四个星期。他们的腿筋灵活性显着增加。
与此同时,在杜菲克领导的另一项研究中,五名运动员倒着走一段时间后,下背部的疼痛有所减轻。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避免长时间坐着低头看手机。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重心前倾的姿势,站立或行走时会不自觉地弯腰。严重时,会导致骨盆前倾。
这种重心前移的不良姿势,会对腰椎和膝关节造成损害,比如增加腰椎的前倾弯曲度,引起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同时,也会导致膝关节前移,增加膝关节的压力。
倒退行走时,身体重心会向后移动,腰腹部会不自觉地收紧以保持稳定,臀部肌肉和腘绳肌(如臀大肌和腘绳肌)会发力控制腿部抬起并指向身体。后退一步以伸展髋关节和附近的肌肉。
它正好可以锻炼身体背部的肌肉,强化薄弱环节,减少骨盆前倾和腰椎前突的程度,释放膝关节的压力。
倒着走,越走越聪明
除了对腰部和膝盖有好处外,倒着走还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活动区域。
在人脑中,前额叶皮层负责决策和解决问题。倒退行走时,前额叶皮层更加活跃。
荷兰的研究人员要求38名本科生进行一项测试心理冲突的测试,比如用红笔写下“蓝色”这个词,然后要求志愿者输出这个词的颜色。
研究发现,倒着走的参与者反应最快,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执行不协调的任务。
哈佛医学院发表于《认知》 的另一项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同形式的向后运动包括向后行走、观看向后火车旅行的视频,甚至只是想象向后移动,无论是否参与。无论人的年龄或其他因素如何,回忆信息的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研究人员推测,人们可能会将过去与过去联系起来,从而以某种方式触发记忆反应,而倒带的运动策略可能是强化短期记忆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回忆过去事件的一种手段。
如何安全地倒走?
1
倒着走并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倒着走,看不到身后的路,就很容易摔倒受伤。因此,它需要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并不适合所有人。
骨质疏松症患者: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较弱,倒着走路可能会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海晶小脑病变、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等患者:这些人步态不稳,很容易失去平衡,威胁自身安全。
视力障碍患者:视力对于保持平衡非常重要。视力不佳的人很容易因为看不清楚而失去平衡并跌倒。他们也容易遇到障碍并跌倒。
2
没有高跟鞋
穿高跟鞋会改变身体的重心和平衡,倒着走路时更容易失去平衡摔倒。
3
充分热身
通过脚踝旋转、腿部前后或左右摆动、颈部旋转等动作打开身体,防止运动损伤。
4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倒退时,应找地势平坦、空旷、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运动时看不清周围环境或发现场地不平坦,为了安全起见,应停止倒退行走。
5
结伴旅行
成为彼此的保安。一个人向前走,另一个人向后走。他们是彼此的眼睛。一回合后,两人互换位置。
如果发现倒退行走有困难,也可以通过正常步行来锻炼。只要你走路,你就会获得健康益处。
生命在于运动。多走路,多运动,身体就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