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做不成事,并不是智力能力上有区别,而是心力不足。
心力不足,遇事就容易烦躁,情绪失控,反复犹豫,纠结内耗,容易疲惫,没办法理性做决策,还容易因为幻想而担忧焦虑,而且还总不快乐。
有很多朋友曾经都问过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心力?
今天这篇文章,会告诉你提高心力的做法,你可以照着做。
但我也可以明确跟你说,如果你只看后面照着做的部分,不会有任何用。
心力,是脑力和体力的稳定器。
没有从本质上对心力有足够的思考和认识,即使知道提高心力的方法照着做,也是旱地推舟。
对心力的思考和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在剖析自己,这个过程会不舒服。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心力,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再往下看。
▼
◈ 人的心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0-30岁,人的心力在不断增长,然后处于稳定状态,到50岁之后,开始下降。
你高中时期理解不了的知识概念,在你读完大学后,重新学习高中的知识,你的理解速度比高中时候快,不是你的智力增加了,而是你的心力增加了。
从根本上说,是你获取知识的方式、思考体系、解决问题的体系,更加完善了。
心力低的人,是在成长过程中,心力受到限制,他的心力一直停留在十几岁,虽然以后年龄经验阅历增加了,但获取知识的方式、思考体系、解决问题的体系,并没有更成熟完善。
小时候考试,经常出现会做题的做错或看漏题的情况,不是你不仔细,而是你的心力就到这了,支持不了,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这种情况就会减少很多,这是正常的心力成长状态。
而有一些人,到高中、大学以后,还是经常出现做错或看漏题,到了工作或是生活上,就会容易丢三落四,重复做无用功,因为他的心力顾全不了。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你让他准备一份稍微复杂一点的项目文件带过来,明确告诉他有哪些东西,他也会来回跑好几趟,才能备齐,他没办法一次性准备好。
或者做饭,他会在厨房和客厅之间,来回穿梭,忙的脚跟不着地,想到什么,当前要用到什么,就临时去找、去要,心力只能顾到眼前。
一个人做事,所有人得跟在后面擦屁股。
但是他自己会觉得没什么,不就多跑两趟吗。
大部分人的心力,没有弱到这种程度,但如果你有这些表现,请一定要对号入座,正视自己,否则提升心力就是空谈。
而且,心力弱,只能顾到眼前,会非常容易被外界干扰,也非常容易被身边的人和环境影响同化。
一旦你身边的人或者环境不好,你很容易就会走向深渊。
22年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介绍过来的人找我咨询:她的女儿是16年读的大学,父母给生活费的情况下,大学三年,女儿能在外面欠20万网贷,16/17年正是校园贷、消费主义和整容最盛行的时候,父母也是普通家庭,掏空家底帮她还了20万,大学毕业工作了3年,又欠了40万,催收电话打到父母手机上,她还跟父母说是诈骗电话,要父母不要相信。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会超前消费、背贷款消费,甚至以贷养贷,最后欠一屁股债,很多人会觉得是环境影响、自制力不够。
其实都不是,根本原因,是心力弱,是他只能想到现在,现在爽就行了,想买就买啊,想旅游就去呗,贷款消费的时候,是考虑不到要还钱的。
我们做事,是会预想结果的,是会思考利弊的,是会衡量投出产出的,
心力弱的人,想不了、也不愿想事情的结果。
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逃避”。
尤其是没有自我,被骂大、打大的孩子,小时候过于严格的管教,这样的环境里,遇到任何问题,躲避、先顾眼前,都比直面强,因为直面你就会被骂、就要挨打。
而且大部分的家庭,他们在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都是,怪谁?这个问题是谁的错?
家庭里的所有人都在逃避,你想出淤泥不染,不太可能。
逃避,先顾眼前,你就要推卸责任,就要指责外界,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你会惊慌,敏感,你担心被发现,又不敢想被发现的结果,情绪就会不稳定,你会犹豫纠结要不要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你会担心父母或者别人怎么看你,别人瞧不起自己怎么办,你会低声下气讨好,你会一直焦虑,会很疲惫,快乐不起来的。
一旦形成习惯,即使你没做错事,你也会是这样的状态,这个状态会限制你的心力增长,会让你一直停留在十几岁的心力阶段,等成年工作之后,就是心力弱。
AI给出的心力弱的表现
心力弱,是来源于父母教育、原生家庭成长中的“逃避”。
知道了原因,一些人就会开始怪父母、怪原生家庭了。
怪父母,怪原生家庭,你不还是在逃避吗?
你是成年人,找个人责怪,事情就能解决吗?心力就能提升吗?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家庭和生活中的负担,也会导致心力减弱。
永远不能正视自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那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
◈ 心力,是帝王气或者领袖气更上一层的表现,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教员早期称之为心之力。
心力强的人,不完全只是自信、攻击性,或一切都无所谓的感觉,能豁出去干。
而是在你遇到困难,或者想做事情的时候,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能直面问题,思考周全,勇敢坚韧,自信专注,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能突破常规。
这样的人也会累,也会有焦虑和担心,但只要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或者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又充满力量。
心力,是一个人决策力、专注力、抗压力和内驱力的综合。
现实层面上有两种表现:一是直面自己,二是解决问题。
提高心力的方法,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去入手。
早些时候,我一直认为解决问题是最难的,但其实直面自己才是最难做到的。
你能在自己熬夜玩手机、做事拖拉的时候,不给自己找借口吗?晚5分钟睡也没关系是吧。
你能放下面子和虚荣,不在朋友家人面前争强,不想着让别人高看你一眼吗?
别人都用好的手机、开豪车,我买不起豪车,买个贵的手机总应该咯。
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欺骗自己或者跟自己较劲吗?
到底是别人故意排挤你,还是你想表现存在感,但是被冷落了,你能分得清吗?你愿意去分清吗?
直面自己是很难的,因为自己会对抗自己。
人是最擅长找借口的,骗自己,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当事情搞砸了或者放弃了,你可以说,我努力过了,事情太难了,或者这压根就不是我从内心想做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心力越弱的人,越会期望自己是完美的,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陷。
直面自己这件事,很难,很多人因为想到事情很难,就不做、就放弃,那心力弱,就会恶性循环,然后在一生中不停的重复这种命运。
◈ 正视自己,直面自己的缺陷,之后就是解决问题。
一些人在正视自己之后,会开始摆烂,两手一摊,‘我也没有办法’。
遇到困难,你本能的第一想法是放弃或者逃避,就很难再有心力成长的空间,也一定会错过很多机遇。
提高心力,真正要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心性:在你看到一件事情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和困难之后,你本能的第一想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危机和困难。
有解决问题的心性,你就会去查找各方面的信息,去深入的了解这件事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你自身的情绪也会更积极,它会让你产生一种“无畏”的状态,让你更自信、更专注。
按照解决问题的想法一直往前走,你的能力、经验、价值就会不断提升,问题不断解决,你的心力就会越来越强,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心力,再往上发展,就是预见力。
有了对未来的思考,你就会判断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事情,如何正面地解决问题或者抓住机会,现在要做什么行动。
总是事到临头才想方法,就会很容易焦虑恐慌逃避,就会儿童心性的解决问题,想一出是一出。
有解决问题的心性,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会免疫社会散播的焦虑和鸡汤。
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专家或者大V,抛出一个让你焦虑的观点,或者教你成功的办法,比如:你不能睡懒觉,你要早起。
你觉得他说得对,这个对,是看起来对,看起来对你有好处,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性的东西,是正确的废话。
告诉你要早起,你跟着做,只会早起之后傻一天。
这样的东西,看再多也不会有半点好处,看得越多,或者没做到,你只会更加焦虑。
但是有强大的心力和解决问题的心性,你自己就会去思考:我每天早起,起来干什么?是什么动力催促我早起?早起具体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有什么好处?多久能达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什么标准?
你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确切的目标和计划,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你早起。
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以及对思考的启发,专家或者大V嫌麻烦不愿讲,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
没有这些思考,只照着做行动,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文章开头我就说了:如果你只看后面提升心力照着做的部分,不会有任何用,没有从本质上对心力有足够的思考和认识,即使知道提高心力的方法照着做,也是旱地推舟。
很多人,无论是投资,还是自己的人生的发展,都是没有规划的,永远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后知后觉。
但其实不是不想规划,而是没有心力去规划,没有心力去支撑预见性。
你想达成的目标,或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本质上都可以看做你人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没有解决问题的心性,也就不能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去思考。
思考是很累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不思考的,他是处于麻木的智力抑制状态。
◈ 只有直面自己,才能发现问题,只有思考了,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只有行动了,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当你愿意“直面自己”,明白了“解决问题”的重要,说明你对‘心力’有了认识。
才可以看提高心力的方法,照着去行动,这10个刻意训练,会让你脱胎换骨。
提高心力的方法:直面自己+解决问题。
1、情绪感知训练。
内观法,在你出现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去使用。
具体做法:先将自己的感觉集中在身体上,一般是呼吸、或者心跳,慢慢的去感受它,然后回想你刚刚做的事。
如果你刚跟家人或者朋友吵完架,正在气头上,以第三视角的身份去观察你整个吵架的回忆经过,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把整个事情的回忆观照之后,怒气就会消失,你可以看到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会变得平和,发现自己或对方的问题所在。
整个过程就只是以第三视角观察,不要思考,思考是观照之后要做的事。
内观可以让你脱离情绪控制,剩下的就是情感和利益。
在情感和利益的基础上,要怎么取舍决定,才是要思考的事。
习惯之后,内观就会成为你的本能,你时刻都在内观,自我洞察。
2、专业技能训练。
选一个技能,最好是工作上能帮你赚钱的技能,尽全力把它练好做到顶尖,在这个领域中建立自信,技能越专业,自我肯定的程度越深。
这是你在社会生存发展的底气,也是你自信的保障。
深化专业技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你现在取得的成就,现在有成就,就不会一直回忆过去的辉煌。
985或者211毕业的人,尤其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基本都考过全班第一,但是长大工作之后到了社会上成为普通人,再也没有能拿出手的成就,就会一直沉溺于过去,不断回忆小时候的辉煌,这是对现在的一种逃避。
3、执行指令训练。
① 你想做的事,从现在就开始做,哪怕开个头都行,别从明天开始做。
大部分人的想法:从明天开始,我就要早睡早起,我就要减肥,我就要健身,我就要认真学技能,我就要认真工作。
想着从明天开始,这本身就是借口,到了明天依然会找借口,永远开始不了,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想做的事,得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现在就得做。
指令:当你有‘从明天开始’这个想法的时候,放下你现在的所有东西,立即去上手,先开个头。
② 干中学。
我们做了一点事情,结果和方向就会变清晰,再做一点就更清晰了,最终不明显的方向会完整的显现出来。
指令:当你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先去做,手头上一定要有动作。
③ 截止时间,是事情的截止时间,不是你的截止时间。
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表现:发现事情在今天做不完了, 就直接放弃不做了,明天再做。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今天这篇文章,我原本是打算在周六晚上9点发布的,但是晚上7点的时候写着写着,发现9点之前写不完,写不完一般就第二天发。
以前我的行动会是:反正9点之前发不了就明天发,明天还有一天时间可以写,时间绝对足够,那现在(晚上7点)就可以放松休息了,明天再写。
但我现在不会,晚上9点是文章的发布截止时间,不是我的行动截止时间,我会继续写到9点钟,能写多少写多少,这是要刻意训练才能形成的习惯。
指令:预计事情今天完成不了,继续做,直到今天的时间截止。
④ 缩短执行间歇。
长期性的事情,一旦停下来间歇太长,再想拿起来,就会很困难。
比如健身,你每天锻炼,习惯了之后其实不会特别累,也很容易进入状态,但一旦间隔太长,一个月没锻炼,就很难再拿起来。
指令:长期性的事情,有特殊情况,可以减少量,但不能不做。
4、阅读训练。
在你的心力提升之前,少看哲学类、心理类的书,多看传记类的书。
历史上有很多人,可能都跟你有着一样的迷茫。
他们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通过看别人的经历,来完善自己的思考体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体系,这才是长远的力量。
心力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别人以及环境的影响同化。
现在的自媒体,很喜欢渲染一种你的不幸和你没关系,都是别人的错,把自己的困境全归到外界因素上,从而逃避自己本身的问题和责任,长此以往,你就会形成一种自哀自怜的思维和状态。
所谓的“网络心理医生”,只是帮你找借口,这确实能让你舒服,但问题不仅没解决,还会变得更严重。
很多情绪压抑的人,会喜欢看哲学类或者心理类的书,自己感觉有共鸣,感觉自己被人理解了。
但这只解决情绪,不解决根本问题,下次遇到同样的事,你还是会有这样的情绪,你还是会不舒服。
有不好的情绪的时候,不要去找共鸣,共鸣只会让你越陷越深、走不出来,应该去找能摆脱这种不好情绪的人和方法。
你的心力提升之后,自己有了完善的思考体系,再去看哲学类、心理类的书。
5、社交训练。
① 减少无用社交,少点乱七八糟的朋友,就少点犯错的机会,也少一点糟心的情绪。
② 必须社交,也必须要去接触社会、接触其他人,在社会中锻炼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越躺、越孤僻就越废。
这两个行动要同时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
朋友多,没有自己休息和思考的时间,就减少社交。
生活中基本不接触人,就增加社交。
但要明确目的:社交不是为了交朋友或者找认同,而是锻炼自己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能交到好朋友,那是意外收获。
6、身体训练。
心力是体力和脑力的稳定器,心力强大是需要生理基础做支撑的。
① 保持生活规律,起床、吃饭时间保持固定,不一定非要早起,但绝不能日夜颠倒。
② 增强体能。(可以自己去找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个领域咱不专业)
③ 感受疼痛。
疼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一个人的心力。
脑力工作者,可以用锻炼的方式,适当让自己的身体疼痛,比如长跑或者卷腹,强度比平时稍微高一点,第二天你就会感觉到腿和腹部的疼痛。
疼痛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少量多巴胺,这会让你迅速进入冷静、专注的战斗状态。
一周一次的频率比较合适。
④ “主体性”休息。
以自己为主体,去看待世界,极强的主体性,会带来自我确定感和内核凝聚力,
早起也好,休息也好,要有自己的节奏。
遵从发自内心的声音,累了就休息,不需要过度关注别人。
7、逃避警醒训练。
当你想逃避或者想放弃的时候,就问自己:自己在害怕什么?选择放弃的理由有哪些?
用手机便签,把自己的回答,一字一字地写下来。
这会让你的选择更理智。
8、主动思考训练。
培养经济学中的价值意识。
对自己所做的事,去思考需要哪些投入,自己可能会有什么收获。
对身边你能看到的人和事,思考他们的投入和收获。
社会中做出成就的人,他们的价值意识和预见能力,基本都是本能级别的。
他们会本能的对身边的东西做出价值判断,关心身边各种事物的利润率和出货率。
他们会本能的去想,这件事情以后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对自己有没有用,现在是不是一个好时机。
价值意识,不是天生的,它是长期的主动思考和刻意练习形成的。
主动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9、反脆弱训练。
① 记录不确定和意外。
你当天所做的事情,哪些是你不能确定结果或者计划之外的,把它记录下来,感受失控和不确定。
② 主动寻求失败。
生活和工作上,能主动寻求失败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
不太重要的考试,完全避开正确答案去作答,或者精准控制分数,它需要的心力比正常作答高很多,因为身份变了,你不是答题者,你是操控者。
玩乐器或者做饭,试试反向操作。
工作业务上,每周一次,去联系那些会明确拒绝你的人。
如果你平时玩对战类游戏,也可以试试如何主动输,还不被别人发现,当你看着自己输的时候,控制自己想赢争胜的心。(一位朋友的分享)
在不太重要的事情上,主动寻求失败,你会跳出事情本身,你是一个第三方的视角,去感受失败的状态和情绪,而这种”失败抗体”,会让你在真正的危机中保持理性判断。
10、牵头做事。
牵头做事,是提升心力最有效的方法。
由你牵头负责一件事,结果成败、利益得失、荣誉责任,全压在你身上,你躲都躲不掉。
事情不可能轻易做成,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问题,人是问题,钱是问题,节奏是问题,协调是问题,甚至自己都是问题。
有问题就得解决问题,你牵头,责任在你身上,会逼迫着你去思考,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你没时间内耗,也拖延不了,更找不了借口。
做的事越大,需要的心力越大,心力成长越大。
无论事情最后有没有做成,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如果工作上没有牵头做事的机会,也可以做会议主持或活动规划这一类的事,在活动中全面负责协调和管理,或者生活中的聚会、旅游出行,由自己来安排规划。
谨记:上面这10个训练,不要靠意志力去完成。
提升心力的终极目标,是让你自己成为“可稳定运行的智能系统”,而不是依赖意志力硬撑的消耗品。
◈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心力的强弱,会比智商、情商更重要。
心力强,能排除琐事的干扰,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能够赚钱或者做成事的人,不一定比打工的人更加卖力,而是他们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这10个提升心力的训练,你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自己去调整,自己去细化。
世界上的任何方法都不存在量身定做。
同样是看书,有人指望书本能告诉他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所以总是失望。
而有人从书中获得启发,自己思考,自己实践,于是对书充满感激。
从同一个教室里走出的学生天差地别,就是因为有人等着被打造,有人是自己在探索。
人活着是一种感觉,不是零碎的道理,以及规制的办法。
2年,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
你觉得两年很长,觉得自己做不到。
那就是你还没有找到那个感觉,还没准备好去行动。
文章首发自公众号:六先生的玄学宝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